原作者: @Web3 马里奥
介绍: 昨天无意间从朋友处得知他在BTC铭文领域的投资获得了可观的回报,深深的激起了笔者踏入虚空的心态,连续两天心神不宁,实在是丢人。回想起前段时间Ordinals技术架构刚刚发布,笔者也研究过相关文档,但作为开发者,对这个技术路径还是颇为不满的。当时我判断这根本就是加密技术的逆袭,因为它的设计理念似乎和遥远的山寨币项目Color Coin有些相似,就是如何利用BTC的技术架构去发行一些独立的代币,但不同的是Ordinals并没有重新开发一条链,而是选择复用目前已经被广泛认同的BTC网络。相比链上虚拟机(如EVM或者其他WASM)的提议,这个架构已经被市场证实有些简陋,不具备可扩展性。由于BTC不具备图灵完备的执行环境,相关应用层的开发相对困难,成本也非常高!甚至在所谓的正统Runes技术发布之后,笔者在看过相关文档之后也颇为怀疑,只是确定了一些标准让所谓的BRC-20看起来不那么简单,而这些在链上虚拟机方案中根本不值一提,因为设计一个ERC-20实在是一个新手Web3开发者就能完成的事情……然而这些判断在现实的财富效应面前是如此的苍白和可笑。冷静下来之后,我有一些相关的思考想分享给大家。
我们所有思维差异的根源在于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无论这种差异多么微妙,它们都可能只是实践上的差异。因此,为了在思想上对一个事物有完全清晰的认识,我们只需要考虑这个事物可能涉及哪些可以想象的实际影响——我们可以从中期待什么感觉,以及我们必须准备什么反应。
—-威廉·詹姆斯
斯诺登事件后的无政府主义
很多朋友惊叹比特币的出现,就像古希腊的黄金时代,似乎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无法解释的天才产物。但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我认为比特币的发明根本不是偶然,而是当时网络环境的必然结果。
在前面的介绍中,我们回顾了Web的发展历史,在古典自由主义网络时代,开放、包容、全球化、中立的互联网协议设计原则逐渐形成。但随着大量Web应用的出现,互联网用户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之前以程序员为主的亚文化群体,变成了一个覆盖各类人群的普世主流文化群体,追求高效低成本的实用主义占了上风。
但这并不意味着开放协议原则的彻底消失。与政治革命不同,技术的演进是非暴力的,因此相应意识形态的演进是一个温和融合的过程。事实上,一些开发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古典自由主义的残余,一直在秉承开放协议原则进行技术研发和相关概念推广工作。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他们,比如自由软件基金会、电子前沿基金会、维基媒体基金会等组织。他们相继资助和推广了很多有趣的技术方案,比如Tor、VPN、SSH等,他们也是最早一批比特币的用户,用比特币进行筹款。因此,有理由相信,比特币的设计一定出自这群人,最初的目的是开发一个不受监管的、匿名的电子现金系统,用于组织支付。
比特币的巨大成功引起了一些计算机专家的兴趣。我相信 Vitalik 和 Gavin Wood 都属于这一类人。借助比特币最重要的原创技术:POW 共识算法,构建一个去中心化、匿名的计算机系统成为可能,从而彻底改变经典的 C/S Web 开发范式。
随着轰动一时的棱镜事件的爆发,技术和政治权威的可信度被大大降低,这为新概念的推广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因此,我们看到了具有最新语义的 Web3 的出现,也就是 Gavin Wood 提出的 Web3。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再次引用这个经典描述:
Web 3.0,或者可以称为“后斯诺登时代”的网络,是对我们已使用网络的各种事物的重新构想,但各方之间的互动模式完全不同。我们认为是公开的信息,我们会发布。我们认为是一致同意的信息,我们会将其放在共识账本上。我们认为是私人的信息,我们会保密,永远不会透露。通信始终通过加密通道进行,并且只使用假名身份作为端点;永远不会使用任何可追踪的信息(例如 IP 地址)。
此版本 Web3 的核心愿景是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不受审查的、完全隐私保护的网络世界,这可以看作是网络世界无政府主义的经典诠释,所以我想称之为无政府主义的 Web3。值得注意的是,做出如此明确的区分的意义在于,我们需要弄清楚应该用什么原则来指导我们的应用设计,才能实现最终的愿景,从而完成最符合我们诉求的网络的构建。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对去中心化和隐私的极度追求催生了一系列有趣的 Web3 项目。这类项目的成功案例通常都基于底层基础设施。回顾那些精妙的密码学和共识算法,我就不举具体的例子了,因为你可以找到很多知名的项目,但涉及应用层和协议层的项目并不多。或许 ENS 是个例外。
高度金融化的自由资本主义
自2013年MasterCoin设计ICO众筹方式以来,以加密货币为底层资产的众筹融资模式逐渐流行起来,随着ERC 20等协议层的完善,发行和参与的门槛大大降低,2017年ICO的发展进入了巅峰。
我们来回顾一下那段历史。作为标的物的币(或代币)也演化出了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使用凭证和所有权凭证。前者类似于入场券,有了这个凭证才有权使用标的项目。其实在ICO发展的早期,项目发行的代币大多属于这一类型,包括Mastercoin、NextCoin,甚至以太坊(以太坊早期的设计并没有包含POS规划)。
我认为,所有权证明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离不开两个契机。首先是2012年一个叫Sunny King的极客提出了权益证明(POS),并开发了Peercoin。我认为这个概念最大的贡献是它率先提出了用代币来承载某个专属网络所有权的范式设计(虽然在这里,代币承载的更多的是一种分红权)。随后围绕网络所有权的范式设计成为热门话题,2018年EOS的ICO也迎来了发展的巅峰。然而,过度的开发泡沫和延缓的应用爆发导致发展陷入停滞。
所有权证明发展的第二个契机可以追溯到Compound发行Comp,彻底开启了超金融化的自由资本主义Web3时代。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所有权证明的发展重点都集中在底层网络的所有权分配上,应用层似乎并未有所回应。其实一些知名的Dapp项目诞生得很早,那时候管理员治理+支付体系基本是主流模式。直到Comp的出现,通过代币承载应用的所有权,围绕Dapps的关键用途进行社区共治+挖矿激励的Dapp开发模式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迅速发展起来。由于丰厚的金融回报、顺畅的退出机制以及自由市场环境的特点,大大小小的投资者都带着巨额资金进入Web3。与古典自由网络的变化类似,随着主要用户构成的变化,行业再次迎来变革。Web3的含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来回顾一下Chris Dixon给出的定义:
Web3 是由开发者和用户拥有的互联网,由代币进行编排。在 Web3 中,所有权和控制权是去中心化的。用户和开发者可以通过拥有代币(包括非同质化代币 (NFT) 和同质化代币)来拥有互联网服务。
在这一点上,区别就非常明显了。Web3 从原来的去授权、个人隐私的追求,逐渐转向通过数字资产承载网络所有权,实现网络资源的再分配。在这种愿景下,数字资产的私有制和绝对自由的市场是最终目标,而去授权、个人隐私则退化为确保上述两个目标的手段。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基本等同于政治上对自由资本主义的追求(其实在政治哲学上,自由资本主义基本等同于一种具体的无政府主义)。
在这样的意识形态的指导下,数字资产所承载的价值范畴和所有权分配方式的创新成为了主要的演进方向。基本上在最近这波激烈的去杠杆浪潮之前,Web3行业的主要创新都集中在这里。我们需要非常清楚这两者的区别,因为这会带来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标准。有些Web3项目在无政府主义Web3支持者眼里非常好,但在自由资本主义Web3支持者眼里却显得毫无意义。当然也有完全相反的情况,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
围绕数字资产的创新将继续
在理清这两个命题的区别之后,我希望探讨一下 Web3 下一波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可能是什么。我个人比较赞成实用主义的一些观点。在我看来,判断某种思想或概念的意义在于这种思想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它所产生的价值。基于形而上学的自上而下的思维通常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也认同社会主义。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觉得网络世界的发展,极有可能走一条兼收并蓄、低摩擦的路径。还记得我们上篇文章提到的网络意识形态图谱吗?总体来说,我们可以把古典自由主义网络、无政府主义 Web3 和自由资本主义 Web3 归为同一区域,也就是技术权威主义网络的相对部分,而未来网络世界意识形态则会在蓝色阴影部分迸发出更大的能量。驱动这种发展的核心,在于是否会有新的、更普适的价值主张有待发掘。从现有的一些成果来看,我觉得数字资产基本具备这样的能力,或者围绕数字资产的创新仍将是 Web3 的核心驱动力。
首先需要声明的是,我并不否认去中心化和隐私保护相关工作的价值,相反,我认为相关成果通常颇具启发性。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两个目标通常建立在密码学技术的演进之上,并受制于相关技术的发展。以这一理念支撑的一些产品,大多在性能上不尽人意,或者与一些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相比,这些产品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而且,密码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投入大、产出周期长的特点,与目前 Web3 公司的发展现状不符,我认为这种情况短期内不会改变。
然而,当涉及到数字资产的讨论时,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到目前为止,我仍然对 Web3 世界中数字资产所有权(或加密资产)设计的巧妙感到钦佩。最直接的影响包括三个方面:
-
单纯依赖技术担保确认所有权的方法;
-
将数字资产以实物形式实现的方法,确保所有者对数字资产的独家控制权;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字资产转移方法;
毫不夸张地说,之前任何针对数字资产变现的技术方案和具体产品都没有 Web3 方案那么完美,这也给 Web3 中的数字资产带来了更多的实用价值,即高流动性和低成本的信任引导,为网络世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我认为 Web3 下一波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仍将是围绕数字资产的创新,简单来说,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 范式创新: 和 FT、NFT 类似,每一个数字资产新范式的推出都为 Web3 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能,因为新范式的推出给了人们创新的具体边界,具有启发意义。表面上看,Fungible 与 Non-Fungible,这一对对立的范畴足以覆盖所有类型,但我想表达的是,这是错误的。想象一下性别,我们长期以来把性别二元视为理所当然,再看看现在取得了什么成就。其实我觉得在特定条件下提出一些具有不同特点的 Token 范式是很有趣的,Fungible 只是其中一个维度,还会有更多的维度有待发掘。当然创新的前提是提出对应范式具体的应用场景才有价值。就在最近,Runes 等新的数字资产载体的推出,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 价值创新 :通过一定的经济模型或者应用设计,结合现有的 FT、NFT 范式,承载新的价值类型,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新方向。以 FT 为例,我认为目前的 FT 所承载的价值可以大致抽象为以下几种:实用价值、成长价值、红利价值和治理价值。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会详细分析这四种价值的区别。结合目前行业的发展,我认为信用价值很有可能是对此进行补充的第五个维度。
* 业务创新 :这类创新通常是以具体业务为切入点,尝试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希望取得更好的效果。我觉得这里有两条潜在的创新路径,第一是传统互联网业务的转型,利用数字资产的某些特性,对现有的商业模式进行部分优化或改造,形成新的竞争力。第二是结合数字资产对现有的使用模式进行优化改造,或者也可以叫通证模式上的创新。这类创新通常可以起到行业发展的催化剂作用,Yield Farming、X-To-Earn等都属于这一类;
综上,我认为 Runes 等协议虽然从技术角度来看似乎有些退步,但作为新的数字资产载体,其价值还是值得肯定的,未来的 Web3 究竟会是什么样子,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源:Runes的火爆,是加密技术发展的一次挫折,但也是Web3核心价值的最好体现
相关:Stacks(STX)价格分析:新的历史高点信号看涨势头转变
简言之,STX RSI 目前为 79,尽管处于超买阶段,但较上周的 85 有所下降。与当今市场上最大的 21 种代币相比,STX 显然是赢家。EMA 线目前非常看涨,所有线都低于当前价格线。Stacks (STX) 价格在创下历史新高后引起了关注。其 7 天相对强弱指数 (RSI) 从上周的 83 跌至目前的 79。虽然这仍然表明超买状况,但下跌暗示着动能可能发生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如此,与昨天市场上最大的 21 种代币相比,STX 仍然表现优异。此外,当前的指数移动平均线 (EMA) 线描绘了一幅看涨的图景,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