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安装ios 图标安装ios icon_install_android_web

io.net 已火爆。谁在为 AI 叙事买单?

分析6 年前发布 6086比...
159 0

原作者:Joyce, Sky

三个月前,在3月1日启动的io.net积分激励活动第一阶段中,io.net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hmad Shadid在新闻发布会采访中表示,代币预计将于4月28日推出。尽管io.net的GPU供应量在随后的一个月内激增,但io.net CMO Garrison在4月初的一次采访中表示,io.net仍在按计划发行代币,时间恰逢Nvidia的财务报告发布,这将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但4月25日,io.net团队在电报群中宣布,交易平台要求io.net代币的TGE延期至4月28日之后。如今距离原定时间已经过去一个月,io.net发币时间仍未确定。但在快照之后,社区似乎已经不再关心io.net了。

自挖矿激励计划启动以来,io.net在近三个月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是爆红,被誉为本轮牛市的明星项目,随后项目数据屡屡被质疑造假,创始人被曝黑历史,大量用户成立维权群声讨io.net。虽然代币尚未上线,但不少用户认为高收益预期落空,但总体来说io.net还是一个不错的项目。

毕竟大家都知道,在io.net之外,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十天前,在社区对高FDV项目的不满中,币安宣布修改上币规则,称将开始支持中小型加密项目,旨在为更多基本面良好、社区基础有机、商业模式可持续、行业责任感强的中小型项目提供机会,推动区块链生态系统的发展。而就在今天,在推迟发币一个月后,io.net宣布将于6月1日开启第三次挖矿活动。

交通拥堵

回过头来看,两个月前io.net的爆发是必然的。自2月份以来,AI已经成为加密社区公认的财富密码。Nvidia的股票不断创下新高,OpenAI推出革命性的新产品,WLD在几天内增长了数倍。多个AI代币的增长超过了大多数轨道代币。

装备齐全、排队入市的散户投资者

根据之前故事的发展,这一轮应该会有一些新的AI项目上线,幸运的早期社区用户将获得百倍收益。秉承着买新不买旧的理念,在所有的AI项目中,io.net是看上去最靠谱的一个。

总体来说,社区一般将AI与Web3的结合路径分为算力、算法、数据三个子方向。两个月前涌现了不少新的AI项目,其中GPU租赁是所有项目中最热门的定位。究其原因,在科普层面,大部分散户投资者难以理解同类项目在AI模型、应用、加密技术结合方面的定位和发展空间。而Nvidia的不断崛起让大家意识到了算力的必要性,而io.net选择的方向相比其他项目在用户感知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本质上,现在涌现出来的去中心化算力项目都属于 Depin 的范畴,而 Solana 上的 Depin 项目在去年经历了火爆的行情。AI、Solana、Depin 的结合让 io.net 成为了上上之选。除了赛道选择好,io.net 早期也和 Render Network 有过深度合作,当时 RNDR 正处于上升周期,两个月内从不到 $4 涨到 $13。

在 2 月和 3 月,社交媒体上几乎没有 KOL 推广 io.net。然而,自从 3 月 1 日 io.net 推出为期两个月的 Ignitio.net 积分奖励计划,并直接公布代币发布日期——4 月 28 日以来,大量用户涌向 io.net。一位 io.net 的早期用户向 BlockBeats 讲述了他的观察:discord 社区成员数量在一周内增长了 10 倍。

3 月 5 日,io.net 宣布完成由 Hack VC 领投的 $3 千万 A 轮融资,其他投资者包括 Multicoin Capital、6th Man Ventures、Solana Ventures、OKX Ventures、Aptos Labs、Delphi Digital、The Sandbox 等。其中,Multicoin Capital 在 Depin 领域有着辉煌的战绩,并参与了 Helium Mobile(MOBILE)的早期融资。此外个人投资者包括 Solana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natoly Yakovenko、Sandbox 联合创始人兼 COO Sebastien Borget、Animoca 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 Yat Siu。

在强大VC的支持下,在io.net项目中,如何攻克去中心化算力实现过程中的技术难点,是否有合适、充足的需求方来支付用户和平台,都不在参与者考虑的范围内。站在用户的角度,我不怕你落地不落地,只看你把故事讲得好不好。

io.net 的技术参与门槛并不低。BlockBeats 观察到,在活动开始之初,discord 上到处都是 bug 反馈,项目组也专门开辟了 support ticket 频道接收和处理用户提交的问题。一位早期参与 io.net 的用户曾告诉 BlockBeats,参与门槛高也是他看好 io.net 的原因之一,没有风险就意味着筹码会更多。但让社区没想到的是,各种 io.net 挖矿教程后来火遍了全网。

io.net 已火爆。谁在为 AI 叙事买单?

io.net 用户朱睿(化名)向 BlockBeats 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经历。第一次尝试时,朱睿在发现自己的设备不符合官网列出的要求后放弃了。但后来他发现身边挖 io.net 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还炫耀了多台 Mac mini。我有一个朋友……他有很多台 Mac mini……不知道该用什么……

或许是出于对鲁猫工作室的防范,io.net 并未公布积分明细,仅表示积分将与机器在线时间、带宽分数、GPU 性能、装备租用时间等多个因素相关。除了贡献自己的装备,参与星际任务、Discord 活动也会获得不同程度的积分,但更多用户选择自行购买更多装备,全副武装地进入游戏。

不想错失良机的朱睿开始考虑入市。他详细研究了社区里流传的配置方案,首先考虑直接买一台 Mac mini。这个策略适合显卡数量少的玩家,因为配置一百多张显卡很麻烦,还需要专门的人去专门的场地维护。就像一个挖矿工厂,是一笔很重的资产。但也有好处,用完之后可以半价二手卖掉,或者转去挖其他项目。研究的时候,他猜测或许这个方向有放量的趋势。此前在拼多多买一台 Mac mini 的价格是 2100(RMB),两周后就涨到 2800 了。

除了购买Mac Mini,部分用户选择租用云服务器。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国内的一般在一些计算中心,费用便宜,有渠道。单张3080 Ti卡大概在150U-200U左右。海外的费用较高。Google云单张卡价格大概在1400U/月,需要按年租赁,需要50张以上卡;腾讯云经常缺货,没有库存;AWS单张卡价格大概在2400U/月,需要8张以上卡。

朱睿最终选择了精品账号路线,从国外一家小云服务商购买了200多张T4单卡,每张卡每月租金400U,另外还配备了15张A1008卡,每张卡每月租金1200U,一个月下来,仅设备费用朱睿就需要支付约$9.8万。

除了设备费用,朱锐还为反巫术检测做了充足的准备,他购买了数百个IP地址,手动修改了购买的100个谷歌邮箱密码,并花了一周时间将所有设备运行完毕。

朱睿是io.net较大的用户之一,对于中小散户来说,带着设备成功入市之后,还是会面临不少挑战。

一位 io.net 用户向 BlockBeats 回忆道,在经历了复杂的配置过程之后,用户还需要处理一系列问题。连接到 io.net 的设备经常断线,用户很难分辨自己的设备是否在线。有可能你的前端显示设备在线,但后端其实是不在线的。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写一个每天断线自动重启的脚本来处理这个问题。

除了花费大量金钱,io.net 用户还需要不断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对于不会写脚本的人来说,只能手动重新配置。在 Youtube 上一个观看次数超过 1 万的配置教程中,空投博主也曾因为这个问题而束手无策。 如果你完成这些配置后,在官方页面看不到设备运行状态,建议你重新走一遍整个流程。

高昂的维护成本其实就在io.net的设置上,官方的解释是反复要求用户重新配置的目的是为了过滤掉巫婆账号。在活动后期,这个频率已经大大降低。这也被当时部分用户解读为一个积极信号,毕竟风浪越大,鱼越值钱。对于久经沙场的Web3玩家来说,只要后期的奖励足够,前期的体力和脑力投入都是值得的。

云服务提供商纷纷涉足io.net

尽管用户抱怨维护成本高昂,但 io.net 的热度并未减退。YouTube 博主“Alex's Crypto Diary”两个月前发布的一段视频的标题或许最贴切地解释了当时的情况:“[io.net] AI X Crypto 赛道中计算能力和加密最可靠的组合。两周前,我们计划用 600 台机器来挖 io.net,但两周后我们的机房梦就破灭了!但这无疑是 Gensyn 发布前同领域最好的项目。”

视频中,博主Alex解释了破机房梦的原因,原计划部署800台设备,预估容量能占全网1%-2%左右。找到海外机房后,价格谈判中io.net抢手,之前接触过的海外云服务商都找他们确认是否挖io.net,原本谈妥价格的机房也纷纷加倍报价。

io.net火了,正在涨价的国内外云服务商或许是这波火爆中最大的赢家。

目前,还没有渠道统计出在io.net带来的这一波财富中,云服务商的具体盈利数字。Alex曾在推文中表示,国外领先的云服务商亚马逊云通过提供io.net挖矿服务,共计获得了4000万美元的收益。虽然评论区对这个数字的质疑较多,但如果按照当时io.net前端展示的数十万台GPU数量来计算,这个数字或许并不夸张。

io.net 已火爆。谁在为 AI 叙事买单?

受益的不仅仅是海外云服务商, 多位接受BlockBeats采访的用户表达了同样的认识:国内所有云服务商都在深挖io.net。

拥有机房资源、不接受散户的云服务器厂商小橘(化名)向区块律动 BlockBeats 透露,“现在回想起来,租 io.net 的机器是我做过最轻松的生意。”当被问及具体的租用规模时,小橘表示,“只要你有足够的机器资源,一个月租出几百万的机器很容易,几千万的也不难,上亿的稍微用点力气就能租出来。国内、海外各个云的机器都卖光了,国内的机房也几乎租完了,当时市场上的机器商都涨价了,租不租就看你的了,反正你不租,很快就有人租了。”

此外,由于io.net支持的设备还包括苹果的Mac mini,因此趁着空投机会,把拼多多上数百亿的Mac mini全部买下,并加价数百元,闲鱼上的Mac mini也都加价数百元。

甚至到了4月份,当io.net激励计划第一期已经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仍有用户不断尝试购买更多设备。小橘回忆道,“4月份之后我就不再租机器了,但还是有很多人来找我租。我总是跟他们说,租一个月不划算,租了基本就能回本。千万别租,太诱人了。”

期望不一致

从加密行业过去的故事来看,投资 io.net 的用户无一不是用对了公式,如果面临被偿还的风险,难免会有很多情绪。不过,对于一个 Web3 项目来说,io.net 项目本身并没有做过多的恶事,不断提升交互体验,对争议的响应时间也比较快。但各种问题确实也发生过,近三个月来,io.net 时常面临尴尬的境地。

第一轮积分公布后,很多用户因为快照期间机器不在线,积分很低。社区里开始出现一些针对io.net项目的维权行动。朱锐回忆,5月3日,推特上有人发起了一个名为“io.net批判大会”的空间,在没有任何预热的情况下,就有1000多名用户参与,微信群里全是维权信息。

无法计算积分

与其他开放积分的项目不同,io.net 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发布积分面板的打算。BlockBeats 在 3 月初向一位接近 io.net 项目组的用户询问了前端显示统计积分的问题,他猜测可能是人手不足,如果有机会,会向他们提出。

io.net 积分计划上线两个月以来,不断有声音质疑 io.net 平台上显示的 GPU 数量。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 5 月 13 日社区成员 Martin Shkreli 提出的质疑,他发布了数条推文,质疑 io.net 前端显示的数据准确性,并得到了 io.net 创始人 Shadid 的亲自回复。

他在推文中认为,平台展示的营收与实际情况不符,比如他发现平台的日营收为110万美元,在线集群数量却很少,平台上总计算时间始终显示为88小时。在得到Shadid的解释后,Martin Shkreli公布了自己对具体日营收指标的计算。Shadid的回应主要围绕统计指标中的错误,比如日均营收与累计营收的差异,以及营收未计算其他规格的集群等。

io.net 已火爆。谁在为 AI 叙事买单?

ContinueCapital 创始人 Pima 两个月前指出,目前多个去中心化 AI 项目相互调用端口,共享算力。io.net 的一位早期匿名用户也向 BlockBeats 解释,io.net 上用户提供的设备可能在 Render Network 上被租用,反之亦然。4 月初,io.net 前端显示在线可用 GPU 数量为 20 万个,而 Render Network 上可用 GPU 数量在 3700 个左右。

io.net 已火爆。谁在为 AI 叙事买单?

这种情况下,算清楚积分或许是对技术能力的考验。投资机构Mint Ventures在对io.net的分析中曾提到,实现算力去中心化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工程验证问题、并行化问题和隐私保护问题。其中,并行化问题涉及的技术障碍更多,包括考虑AI任务的分解、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成本等。

客观来说,确实有一些用户因为买到了假的分卡机而被“巫婆”欺骗。小橘告诉区块律动 BlockBeats,“当时租赁市场很混乱,理论上市场机台资源紧缺,但有很多机台商会把虚拟机当成真机卖给你,比如用一台 4090 虚拟出无限卡,商家零成本赚钱。”这种机台很容易识别,不会被“巫婆”分卡。

针对此次全网讨伐,io.net团队在discord发了一篇长文,表示将进行第二轮积分计算,以铲除“女巫”,留住真实用户。除了积分纠纷,团队还表示社区面临假新闻和谣言攻击,并指出背后有假卡工作室。

io.net 已火爆。谁在为 AI 叙事买单?

对于假卡造成的数据污染问题,不同的io.net用户对BlockBeats的回应是“这个问题很久以前就存在了。在io.net公布积分前两个月,我就知道有一群人在大量制造假卡,我去DC举报,但没人理我。我也经常看到其他人举报这个问题,但并没有引起官方的重视。直到开始计算积分,他们才说要开始识别假机器,但为时已晚”,小橘告诉BlockBeats。

ImbaTrader 还回忆道,早期 Discord 上只有几千人,当时曾有自称是美国某大学学生的人质疑 io.net 前端显示的 GPU 设备数量是否是假的,但没有人对此事做出回应。

另一方面,模糊的积分也给io.net项目组根据情况调整芯片分配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当太多成为io.net相关话题的关键词时,社区成员普遍反映大账户在最终积分额度上获得的保障不高的情况。小账户(一两台机器)的积分比我这个拥有十几张高端显卡的大账户还要多。从观察来看,io.net项目的小账户普遍积分较高,而设备较多的大账户积分较低。似乎在扼杀大账户、扶持散户。在第二次积分更新后,部分用户发现积分翻了三倍。

io.net 已火爆。谁在为 AI 叙事买单?

不过无论积分怎么分配,分配给矿工的代币总量始终保持不变,为3200万枚。而这些矿机中,io.net项目似乎占了很大一部分。

3月初有用户向BlockBeats表示,“我觉得里面很多A100可能都是项目方机器。”不过考虑到设备记录并不上链,社区也质疑io.net存在前端数据造假的可能性。

YouTube 博主 Alex 加密日记在 4 月发布的视频中表示,io.net 前端的 GPU 设备数量原本在 6 万到 8 万之间,但某天晚上突然增加到 14 万到 15 万。他发现,每半个小时前端显示的 GPU 设备数量就会增加数千台,之前没有的 4070 数量突然增加了两万多台。考虑到真实用户的设备在线状态并不稳定,很难不怀疑这些线性增长的数字是来自项目方。

日前,io.net 亚洲区负责人 Asa 出席了一场空间,针对社区用户提出的前后端数据不一致、设备数据记录中心化等问题,Asa 表示,“去中心化的技术栈是未来会实施的一个改进。我们技术团队过去一个月的工作量,相当于过去三个月的工作量。”

严密的防巫措施、延迟推出假卡识别、积分不透明这三个特点,无形中抬高了真正想要正常互动的用户的参与成本。除了流量、电费等经济成本,它不仅PUA你长时间挂机,而且不告诉你实际积分,让大家付出很大精力,事后的反弹才会这么大。面对io.net社区在发币前就发起的维权行动,用户刘某向区块律动BlockBeats分析道。

艰难的谈判筹码

用户小橘感触颇深,对我个人来说,在io.net上亏钱是小事一桩,io.net是我做过最折磨人的项目,当时一天下线好几次,所有机器都下线后维护了好几个小时,维护完了又下线了,总之io.net是我做过最折磨人的项目,区块链的影子。

从项目角度来看,被吐槽的高维护门槛其实是源于对低质量节点的管理。io.net COO Garrison Yang 在播客采访中提到空投环节时专门介绍了对低质量节点的管理,“我们引入了时间分数和信誉分数。io.net 上的每个节点都有信誉分数,客户可以看到一个节点保持可用的时间、在线时间等性能指标来帮助做出决策。我们会不断 ping 每一个节点,如果一个节点没有响应,就认为它不可用。如果不可用,它就不会得到奖励。”

在团队的愿景中,加密经济激励机制很简单:如果一个节点可用,它就会为需求方提供更好的服务,被更频繁地雇用,从而获得更多的奖励。只要节点在被雇用时保持可用性和性能,需求方就会获得所需的计算能力,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尽管这种设定后来导致了 io.net 面临的争议之一。

根据估值、token份额、总积分以及OTC价格预估,除了早期用户,大部分用户都觉得在io.net上赚不了多少钱。在这个项目空投积分公布前一个月,我大致就知道自己会反投,因为空投是有限的,但是机子是无限的。按照OTC价格和我预估的比例,最差的情况下,我会亏掉一半左右,最好的情况下,最多能保本。

不过尽管如此,小橘认为,项目的问题在于已经出现的技术漏洞,而非故意作恶。机器都是租来的,io.net 从未向散户收取一分钱。不仅是小橘,接受 BlockBeats 采访的早期用户和大型参与者,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对 io.net 的持续看好。Alex 在视频中表示,“虽然不建议再次参与,但我仍然认为 io.net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项目。”

虽然我们也被反付了,但是我的钱并没有付给 io.net。首先大家要明白这个问题。Alex 在接受 BlockBeats 采访时解释道,“一般来说,你跟一个项目互动,你投的钱被项目方拿走,然后项目方会决定怎么分配手里的筹码。”但 io.net 的问题是,它成立的过程中,只有散户和项目方,但实际上有云服务商、散户和项目方。散户把钱付给了云服务商,而云服务商并没有把钱付给 io.net,所以 io.net 从头到尾都在支付工资成本、运营成本和大家不断上涨的预期。

一位参与 io.net 投资过程的 VC 成员告诉 BlockBeats,他们当时正在寻找 AI 项目,Partner Fund 引入了 io.net 项目。从接触 io.net 到决定投资大概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其前期表现比较强劲,包括各种技术文档、与 Render 的合作等。在当时看中的标的中,io.net 是一个比较好标的。但当时 io.net 的估值比较昂贵,要 3 亿美元,所以没有立即决定,直到后来二级市场估值涨起来,这个估值才成为一个合适的估值。

该投资人向 BlockBeats 表示,io.net 的收益率心理预期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原本预计上市之后,整体环境会更好,FDV 能达到 50 亿美元,预计会有 10 倍以上的盈利空间。另外,知情人士向 BlockBeats 透露,一些投资人早期就已经将自己的算力设备接入 io.net,以较低的成本参与挖矿。

至于之后出现的种种情况,其实我们也没有办法掌控这方面,只能观察后期的发展。”该投资人表示,“技术缺陷、投资人丑闻等,都不会构成退出的理由。”

PMF 在哪里?

io.net 发币时间尚未确定,虽然不再期待高收益率,但朱睿和大部分用户一样,还是认为 io.net 本身是个好项目。在加密行业,产品逻辑不是很重要,如果按照 fud io.net 的思路去 fud 其他加密产品,能把多少产品都研究透彻呢?朱睿告诉区块律动 BlockBeats,io.net 这次被 fud 之后,也梳理了一下自己的产品架构,我觉得是好事,现在市场在回暖,推迟发币总比一个月前熊市的时候发币要好。

提出才十几年的去中心化和资产所有权概念,与日新月异的AI革命相遇。在AI代表生产力、Web3代表生产关系的理解下,没有人能够否认二者碰撞所创造出的巨大想象空间。从VC到散户,大家都对AI概念的发展抱有很高的期待。

但客观来说,作为本轮牛市的热门叙事,Web3 xAI 的魅力源泉来自于加密社区之外 AI 生产力的爆发式创新。相比前几年 DeFi、Gamefi 等具有强烈加密特性、估值模型可追溯的项目类别,AI 赛道完全不同。在各大投研机构的研究分析中,这个方向似乎还停留在阐述想象空间、对已有项目进行分类的阶段。

io 的早期用户 ImbaTrader 告诉 BlockBeats,“我认为对 io.net 的叙事期待这么高的原因,可能并不是因为 io.net 项目本身有多好,而是因为 web3 市场对这种叙事太渴望了。

所有的Web3项目都会遭遇对其技术水平和产品逻辑的质疑,io.net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社区口碑上,io似乎已经从今年的顶级叙事项目变成了VC主导的高FDV项目。

但AI叙事依然具有不容置疑的生命力,在算力日趋吃紧的环境下,随着io.net不断打磨产品,在去中心化算力上依然拥有明显的规模和资金优势。对于AI项目来说,目前已经存在着巨大的资金规模需求,单纯因为FDV高就否定项目的发展有些片面。

在Web3的世界里,如何把控热度走向是每个项目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拥抱泡沫,还是寻找船上的宝剑,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原文链接

本文来源于网络:io.net火了,谁在为AI叙事买单?

相关:ArkStream Capital:2024 年第一季度投资和更新

投资项目摘要 ArkStream Capital 在 2024 年第一季度共投资了 6 个项目。我们将公布项目详情并解释我们投资这些项目的原因。 项目介绍 XION 是第一个模块化通用抽象层,专为为普通用户提供无缝的用户体验而构建,以促进消费者采用。XION 的通用抽象层包括多个协议级抽象,例如账户、签名、gas、互操作性、定价、设备、支付等。通过抽象所有加密复杂性,XION 消除了新用户进入的主要障碍,同时规避了开发人员面临的碎片化挑战。其与签名无关的基础设施支持广泛的现有加密曲线,并且可以轻松适应未来的发展,这不仅扩大了其市场覆盖范围,而且还确保了其长期可行性……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