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Yinghao,SevenX Ventures
1 简介
SevenX Ventures 很高兴参与投资全球领先的基于群组的 Web3 社交平台 UXLINK
我们相信,UXLINK从社交的第一原则出发,在广泛社交的本质规律与Web3的核心概念的交汇处找到了微妙的平衡。
SevenX Ventures 创始合伙人 Jon 表示,UXLINK 深刻洞察 Web3 用户和项目方的真正需求和痛点,利用熟人信任关系的巨大杠杆进行网络效应的链式裂变,叠加 Web3 固有的激励机制和财富效应,成为网络扩张速度最快、优质用户数量最多、变现能力最强的群体型 Web3 社交平台。同时,UXLINK 以开放性、不可协商性和模块化为核心理念,为各类项目方和开发者构建便捷易用的开发环境,让项目方能够深度、目标用户进行高粘性的连接,从而进一步夯实网络的深度,拓展网络的边界。基于以上观点,我们看好 UXLINK 以社交的方式培育出的资产发行和交易能力,成为连接 Web3 基础设施与应用场景的关键枢纽。
2. UXLINK的故事、产品和成就
成就
UXLINK通过Link To Earn熟人推荐信任机制和颠覆性的Web3 Group,带来全新的用户连接方式和组织形态,形成独特的协议和数据层,能够为Web3领域的开发者赋予独特的价值。截至目前,UXLINK注册用户超过570万,群组超过10万个,DAPP日活超过100万,链上日活超过30万。此外,UXLINK第一季度空投正在进行中,计划覆盖10%最优秀的用户,规模超过55万。
叙述和产品
UXLINK致力于引领集成Web3流量入口、社交交易所、基础设施于一体的综合社交生态:
产品视觉图:
产品架构图:
UXLINKs产品分为三个级别
第 1 层:应用层
主要包含UX Discover和Social DEX两类应用,支持用户在群体场景下以社交的方式发现、参与、投资合适的Crypto项目与资产,并支持第三方开发者开发各类应用。
第 2 层:协议层
主要包括基于现实社交关系的社交协议,让用户真正拥有社交关系和数据,并支持开发者开发。开发者可以利用社交关系产生高质量的增长和个性化的用户服务,比如AI算法、推荐、建群等,就像在微信社交关系中开发小程序、在FACEBOOK中开发Facebook Market Place一样。社交数据可以有效解决Web3世界普遍存在的数据孤岛问题。
第三层:社会流动性层
规划中:是一个用户主权的、让社交关系和数据实现资产化和流通的底层基础设施,可以支持用户和开发者在不同的公链、不同的Dapp中安全地转移社交资产。
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可以成为开发人员独特且有效的基础设施。
3. 我们眼中的UXLINK的本质
真正的社交
UXLINK是对现实社交关系和场景的迁移和深化,并结合Web3.0的精髓进行创新。
UXLINK 关注熟人关系,其实是对现实世界社交状态的模拟。现实世界中虽然也有单向关系(比如追星、关注等),但这些都不能称为社交关系,所以现实世界中不存在单向的社交。现实世界的社交是双向的,主体与客体以某种形式相交,可以是沟通、共事、合作等。
熟人社交是现实社会最重要的一种形态,前文提到的互动行为,大部分都是在人的生活中和熟人一起完成的。这是因为熟人之间有着基于直接/间接背书的信任关系,而这种信任关系是推荐、交易等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时,熟人社交可以自然地从1对1过渡到多对多、群组等,更容易从单线形态演化为立体形态,也具备了网络效应的基础。
在其他社交场景中,比如陌生人社交或者社交媒体,非熟人关系也可以转化为熟人关系。陌生人社交是熟人社交扩大网络效应的杠杆。UXLINK提供的群组场景非常适合完成这个转化过程。
熟人社交的核心技术是频率和密度。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全球社交产品的DAU和MAU占比,会发现排名前三的是WhtasAPP、Facebook和Instagram。这些产品都是以熟人社交为主,熟人越多,使用频率越高,高频场景甚至可以带动低频场景。
基于这些思考,当我们推演要建立什么样的社交产品的命题时,会发现UXLINK的两条路径都能很好地回应这个问题。第一是顺应潮流,即把现实世界的社交线上化,通过特殊的线上组织形式,打造独特的互动形式和功能。在这方面,TG目前是微信的一个子集(微信也有朋友圈视频号等功能),但群功能如出一辙。第二是打造新的场景,比如匹配、拼图、交友等。UXLINK给出的答案是:它提供了玩转Web3所需要的所有场景。
信任网络
基于现实社交的本质,UXLINK的底层其实是一个数据生产机器。
UXLINK通过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挖掘和迁移,形成了熟人-熟人、熟人-陌生人;人-群体、人-网络、人-项目、人-资产等几类数据,以及在这些元数据类型之上,相互关联更为复杂的高阶数据。第一阶段,数据通过上述几类网络节点生成元数据;第二阶段,元数据本身具备了再造数据的能力,也就是数据本身的自增长。
在非闭环的社交网络中,用户的核心体验很大程度上是由数据决定的,即用户与什么样的对象交互、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分发和推荐什么样的资产等。用户交互后回馈的数据会进一步优化数据模型。因此,UXLINK的数据机可以在现有场景下,最大程度地提升用户的核心体验。
基于庞大的优质数据,UXLINK的网络将逐渐从熟人网络成长为信任网络。
在重资产、重金融的场景下,用户对关系网络的信任非常重要。信任带来安全感,让用户选择留在关系网络中,持续与关系网络互动:一次赚钱、两次赚钱、三次赚钱,用户永远会选择UXLINK。UNLINK在熟人网络中滋生内生信任,并不断提高这种信任的门槛,长期来看,用户会对UXLINK产生极大的忠诚度。
在形成信任网络后,UXLINK为用户和开发者提供了高信任度的挑选机制。UXLINK的主要场景是以多元化的代币激励模型来桥接用户和各类项目方。用户害怕被项目方割韭菜或反羊毛,项目方也害怕获取大量假用户和低质量用户。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很多代币激励模型都具有很强的庞氏属性。为此,UXLINK实现了信任网络与庞氏经济的分离与耦合,用高信任度网络来承接庞氏,为用户和项目提供最大的互信环境。
资产与财务
经过这一轮牛市,业界给出的一个明显信号是,Web3 的一个核心立足点,是对资产和金融的默默渗透,以及碎片化的投机、博弈和获利行为的催化。换言之:资产和金融是 Web3 应用的战场,任何应用都要围绕资产、金融和用户进行深度构思。
资产端方面,UXLINK拥有三个层次的想象空间。
第一,激活存量资产交易。Web3 中首次大规模建立熟人关系,这是一种新型关系。结合 UXLINK 的全套工具(如 UX Growth)及其对 TG 原生场景的改造(如 Social DEX),UXLINK 通过新关系、新场景、新工具三个把手,充分激活了存量资产交易,提升了资产周转频率。
第二是新资产的发行和流通。海量项目对资产的推动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资产的数量,第二个层次是资产的类型。在这次牛市中,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新资产,不仅有新的故事和热点,还有铭文、符文、硬币等新标准。UXLINK作为根植于TG的网络,可以完美地承接新资产的发行,让各类项目通过资产来驱动其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运营。UXLINK通过新资产、新渠道、新运营三个环节,提高了资产的流通率。
第三是资产的普惠性。如上文所说,UXLINK不限制资产种类,其交易场景可以发生在场景之外。因此,UXLINK可以承载Token、NFT、甚至积分等不同类型的资产,降低资产准入门槛。
在金融层面,除了上述资产交易,行为收益也是UXLINK想象空间的重要维度。用户在UXLINK生态中与不同对象产生互动,可以称为互动,也可以称为贡献。用户不断贡献自己的社交关系、自己的注意力、自己的信任、自己的数据。UXLINK的核心场景是将贡献金融化,让用户成为贡献行为的实际受益者,而不是平台本身。
值得一提的是,资产与金融属性融合后,需要规模经济作为杠杆来放大,而网络效应的反面恰好就是规模经济。UXLINK的熟人网络带来的资产效率,某种程度上远高于 市场甚至交流。我们期待这一天。
连接器
顾名思义,UXLINK也是一个超级连接器,在两个闭环中扮演着枢纽的角色。
第一是小闭环,即用户-产品-开发者。UXLINK通过产品栈把这三者有效串联起来,满足了用户和开发者底层的现实需求,并不断夯实,形成了一个健康的用户-产品社区。
第二是大闭环,即基础设施-流量-应用。UXLINK通过其Layer/chain-Protocal/protocol-Dapp/application的三层结构结合隐形的信任网络,有可能通过流量有效地闭合Web3的两大阵营:基础设施和应用。
在Web3市场有些碎片化的今天,我们期待UXLINK能够通过这两个层面的闭环,成为行业的粘合剂和连接器。
4. UXLINK的优势和潜力
S 级团队和第一原则
UXLINK 是典型的 S 级创始人带领 S 级团队的配置。团队在互联网行业深耕数年,拥有极强的产研、增长、运营、融资经验,运营过亿级用户的社交产品。拥抱 Web3 后,团队展现出了惊人的迭代能力:不仅快速学习了 Web3 的概念、技术框架和通证经济,更不受先行者探索的局限,为 UXLINK 找到了新的定位和切入角度。同时,团队不断释放强大的执行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能在短时间内交付产品、实施大规模活动、对接海量合作,而这一切都源于团队充足的一线创业经验。
UXLINK团队的另一个优势是一切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具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在构思每个产品功能时,都从实际的用户需求出发,然后恰当地寻找与Web3的结合点,避免了虚假需求导致的PMF缺失。
建立核心资源和垄断潜力
熟人关系网络是任何一个新范式的互联网场景中的核心资源,而Web3也有机会重塑它。
一个人五分钟不刷微信就会浑身难受,一个Web3从业者半小时不刷TG就会焦虑。这是因为我们对于熟人关系的门槛已经被移动互联网推到了顶峰。只要我们短暂的与熟人网络失去联系,就会产生严重的戒断反应。当熟人网络形成之后,个体没有权利选择加入或者离开这个网络——只要离开这个网络,就将面临被抛弃。这就是熟人网络的客观垄断。
作为首款深耕熟人关系的 Web3 社交产品,UXLINK 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构建熟人网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领先。可以想象,如果 UXLINK 是 Web3 熟人网络的建设者,那么它将有潜力垄断这一核心资源。
熟人网络的客观垄断将进一步延伸到场景定义权和资源定价权:这张网络所依附的主要场景,都将由UXLINK来刻画;这张网络中的任何商业流通,也将由它来定价,因为供给方、需求方、使用者对于这张网络的需求和粘性将越来越强。
另一方面,拥有先发优势的产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用户的心智和习惯产生客观垄断,尤其是当UXLINK加入了基于熟人关系的财富效应后,用户会逐渐觉得在UXLINk生态中可以不断参与好项目、投资好项目、赚钱,项目方也会逐渐发现在UXLINK生态中可以快速高效地开展活动、获取用户、分配资产。
自我强化的熟人网络和品牌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梅特卡夫定律:一个网络的用户越多,整个网络和网络中每个用户的价值就越大。也就是说,一个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中节点数的平方,网络的价值与连接到网络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
这就是社交网络的魅力——它们具有持续的正向自我强化效应。不过,这种正向自我强化效应需要网络达到一定的密度,突破临界点。目前我们无法断定UXLINK是否突破了这个社交网络临界点,但毫无疑问,它正在迅速接近这个临界点。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品牌端,UXLINK通过与行业最优秀的项目方深度合作+用最科学的方法甄选优质真实用户,不断强化在用户和项目方心目中的质量保障,从而实现品牌力的自我提升。
当 Web3 应用钟摆摆到中点时
从行业观察来看,Web3 行业在规模化应用的探索已经很多年,如果借用钟摆理论,应用开发者的钟摆一直在清真主义与实用主义之间摆动。
清真应用的开发者以Web3/区块链/加密货币的原始理念作为开发方案,强调尽可能去中心化、最大限度上链、数据自有、无需部署等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打破了很多Web2时代的应用开发框架,造就了一批清真应用。清真应用的另一面是完全从开发者的角度出发,这导致此类应用的PMF始终处于有饭可吃、无饭可煮的境地,用户除了参与激励活动之外,对其实际价值并不感兴趣。但应用最终还是被用户使用,而不是开发者,这就是清真应用面临的问题。
务实的开发者往往将“区块链/加密货币能给该类应用带来什么?”作为开发构思阶段最重要的问题,不少务实的开发者会选择创新的token激励模型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当开发者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token激励模型上时,很多应用就变成了Web2应用+token的机械组合,同时用户的注意力也被token激励单点所吸引,使得该类应用沦为庞氏骗局,在经济模型承压、有更大回报潜力的项目涌现后,很难保持生命力。
相较之下,UXLINK采用的是拿两头、用中间的叙事语境与产品理念,具有更强的扩展性和无限的天花板。UXLINK不仅站在开发者的角度,将去中心化、不可部署、模块化等开发理念融入其协议体系,为开发者打造高度自由、极其流畅的开发环境;更站在用户的角度,不仅为用户提供了Web3原生熟人社交的使用场景,还让用户充分享受UXLINK应用内原生激励与海量合作项目外生激励两层激励。
正是这种中间价值,让UXLINK拥有足够的稀缺性,在清真与务实之间找到一个弹性区域,让开发者与用户能够更加融洽地相交,通过做、用、体验的方式,共同探索出真正可行的大规模应用路径。
本文来源于网络:UXLINK:双重用途
简言之,比特币的价格仍在旗形模式内移动,为通过确保 $65,000 作为支撑位来突破做准备。NUPL 显示,在机构兴趣的推动下,本周期的需求大幅增加。鉴于 BTC 为投资者提供了诱人的风险/回报率,这种需求可能会在未来增加。比特币 (BTC) 的价格预计会反弹,这将有助于加密货币收复近期的损失。机构是其中的关键,但散户投资者在市场上的地位也在提高。这将为 BTC 提供必要的推动力,以突破当前的下行趋势。比特币需求激增比特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牛市的机构,市场正在看到其影响。上周五是比特币价格首次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