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laim
Friends
Bring pal, earn more!
For each new friend, you'll receive 0xp plus 0% of all their XP earnings
Invite friends to get bonus
For you
0
For your friend
0
Invite a Friend
Friends List (0)
Claim all
Total amount:
0
No data available
Friends
Bring pal, earn more!
For each new friend, you'll receive 0xp plus 0% of all their XP earnings
Invite friends to get bonus
For you
0
For your friend
0
Invite a Friend
Copy
Friends List (0)
Total amount:
0
Claim all
No data available
蜜蜂網

小程式革命:Telegram小程式的Web3轉型之旅

分析8 年前發佈 懷亞特
3,837 0

原作者 : 雅痞殭屍 , 盧莫斯·恩戈克 , 何諾亞

介紹

近期,Telegram生態發展迅速,成為Web3領域的熱門話題。擁有9億用戶的通訊巨頭Telegram悄悄推出了小程式和機器人開發功能。目前,Telegram小程式可以完全取代大多數網站,支援無縫授權、透過20個支付提供者(包括Google Pay和Apple Pay)整合支付,以及更多客製化功能,例如自動新聞和新聞摘要資訊服務,以及最近流行的卡蒂森迷你遊戲。此外,Telegram還開發了Ton鏈來支持便利的區塊鏈交易。這種類似微信的流量+支付路線,讓Telegram得以快速發展。

中國用戶對微信小程式已經非常熟悉。如今,小程式已經滲透到生活的各個層面。例如,在點一杯瑞幸咖啡時,店家往往會推薦透過小程式下單,以享受更優惠的價格。再來像是微信上的貓眼、淘票小程序,只要微信介面一拉,就可以完成電影票購買,極為方便。近期,隨著GPT的爆火,國內頂級AI助理Kimi也進駐微信小程式。用戶只需下拉微信頁面即可隨時隨地向Kimi提問,方便工作和學習。網路時代經歷了從最初的網頁版到各種App的蓬勃發展,再到如今微信、支付寶、抖音、美團等幾大平台壟斷市場的局面。隨著網路巨頭的壟斷,個體店逐漸在各個平台上線,每個平台都包含大量的小程序,令人眼花繚亂,甚至多得令人厭煩。

在此背景下,本文將深入探討Web2和Web3小程式的發展歷史和現況。首先,我們回顧一下微信小程式的發展歷史,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以及現有的生態系統。接下來我們將介紹Telegram小程式的興起,探討其與Web3技術的整合以及在區塊鏈領域的應用。最後,我們展望小程式未來的發展趨勢,探索小程式將如何不斷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引領下一個網路時代。

Web2時代:小程式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小程式的由來

小程式的起源和發展是眾多大公司共同推動的過程,其中微信小程式是最早也是最典型的代表。小程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13年,當時百度提出了輕應用的概念,定義了一種無需下載、可立即搜索使用的全功能應用程序,用戶體驗可與小程序相媲美。網路應用程式的可搜尋性和智慧分發特性。然而,輕應用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成功。隨後,Google在2016年提出了PWA(Progressive Web App)的概念,但在國內並未廣泛應用。最終,微信小程式憑藉著微信龐大的使用者基礎和強大的平台支撐,成功引領了小程式的發展趨勢。如今,小程式已成為行動互聯網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使用者和開發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小程式革命:Telegram小程式的Web3轉型之旅

  • 微信小程式:微信小程式的概念由張小龍於2016年首次提出,旨在提供一種新的服務形態,讓使用者在微信生態中享受觸手可及的服務。 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式正式上線,用戶無需下載安裝即可使用此應用程式,實現用完即走的概念。微信小程式發展迅速,成為連接線上線下服務的重要工具。 2018年,小程式廣告元件上線,開發者可以透過小程式獲得廣告收入。

  • 支付寶小程式:2017年9月20日,支付寶小程式正式開放給一般使用者。 2018年4月,市場監管總局在支付寶上線了電子營業執照小程序,允許企業主在家中領取和使用營業執照。截至目前,支付寶已成為中國第二大小程式平台。

  • 百度小程式:2018年7月4日,百度智慧小程式正式上線。 2019年1月10日,廣東省公安廳聯合百度等網路企業聯合推出廣東110智慧小程式警報平台,加速智慧新警務建設。 4月25日,國家小程式瑞士上線。 11月25日,百度宣布智慧小程式月活躍用戶突破3億。

  • 抖音小程式:2021年7月,抖音試辦了自己的鑫東外送服務。雖然最終因搭建配送系統困難而被下架,但這次嘗試開啟了抖音小程式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探索。截至2024年3月,抖音平台小程式流量達2.32億。

小程式爆發的原因

  • 使用者便利性:小程式以「無需安裝、觸手可及、用即走、無需卸載」的特點,為用戶提供了極其便捷的使用體驗。

  • 開發和維護成本低:與原生應用程式相比,小程式的開發成本明顯較低,因為它們不需要針對不同作業系統單獨開發,並且更易於維護。例如,微信小程式開發者可以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熟悉的前端技術進行開發。同時,微信小程式提供了豐富的API和元件,可以方便地呼叫微信提供的功能,例如取得使用者資訊、本機儲存、支付功能等,而無需從頭開始開發。此外,平台統一處理沙箱隔離、平台控制(認證、審核、版本控制)、語法限制、能力封裝、套件編譯載入等,確保小程式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 龐大的潛在用戶群:微信(截至2024年3月31日,微信及微信合計月活躍帳戶13.59億)、支付寶(截至2022年6月,10.45億)、抖音(截至2023年6月,抖音月活躍用戶約7.23億)等平台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為小程式提供了龐大的潛在市場和用戶基礎。 2024年3月,微信、支付寶、百度、抖音平台流量分別達9.45億、6.48億、3.89億、2.32億,對中長尾APP和離線商家形成強大的流量池效應。

  • 流量和行銷優勢:微信小程式可以與公眾號、微信支付、發現欄、搜尋欄等其他微信功能無縫集成,利用微信社交網路進行快速傳播和行銷。支付寶小程式透過生活帳戶和小程式的結合,增強用戶留存和品牌信任,尤其是在低頻業務方面。抖音小程式受惠於抖音平台的流量聚合優勢,其使用者沉浸時間明顯高於其他平台。

  • 輕量級應用場景適應性:小程式的輕量級設計特別適合那些不經常使用但又不可或缺的工具類應用場景。小程式在手機上佔用的儲存空間非常小,只載入目前運行時所需的資源和資料。同時,它們的設計趨於簡單、輕量。鼓勵開發者只保留必要的功能,避免冗餘,使得小程式的體積遠小於功能豐富的傳統應用程式。此外,小程式的更新和維護通常由宿主平台統一管理,使用者無需手動更新。

  • 避免平台收益分成:對開發者來說,小程式可以避免蘋果App Store等平台的高額收益分成和嚴格的審核機制,進而增加收入,節省時間成本。

綜上所述,微信小程式之所以受到開發者與使用者的青睞,主要是因為其在便利性、成本、使用者基礎、行銷能力、應用情境適應性、避免平台共享等方面的優勢。這些優勢使得小程式成為許多企業和個人開發者的首選平台,也讓使用者更傾向於使用小程式而不是下載傳統應用程式。

小程序產業鏈的構成及生態

小程式革命:Telegram小程式的Web3轉型之旅

  • 多平台全面競爭:目前,小程式產業幾乎涉及所有主要網路公司:微信、支付寶、抖音、百度智慧、美團、淘寶、京東、小紅書、快手等。線上購物、生活服務、遊戲、政務、內容諮詢、影片、工具、社區團購、線下零售、餐飲、旅遊、教育、圖片/攝影/影片、社交。各類服務商(SaaS、BaaS、開發服務商、小程式商店、行銷服務商、MCN、代營運)為小程式提供解決方案、營運、廣告、直播、資料和底層架構。小程式為平台提供商業/社交服務和使用者沉澱,平台則提供小程式生態和商業場景。政府、媒體、企業、創投為小程式提供投資、資源整合和局部宣傳,小程式返還直接投資收益和產出。

  • 用戶已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小程式:2023年,中國即時通訊、短影片、線上支付、搜尋引擎等領域網路應用程式使用者規模分別達到10.381億、10.185億、9.114億,分別為 8.017 億。全網平均月使用小程式數量為15.2個。

  • 發展動力:從小程式數量與交易額來看,微信、支付寶不相上下,領先抖音、快手、百度等其他平台。微信牢牢佔據頭把交椅,支付寶已成為小程式網路第二大開放生態,頭部平台正在加速進入。抖音小程式成長勢頭強勁,小程式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280%,開發者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640%,小型程式DAU年增84%,小程式矩陣帳戶數季增201%(2023年3月-2023年12月)。

  • 小程式產業分佈:生活服務類小程式上榜次數最多、佔比最高、訪問量最大(約40%)。上榜的線下零售和遊戲數量開始大幅增加。網購小程式受經濟環境影響,波動較大,但份額數量佔比最高(高達49%)。同時,垂直電商在網購小程式中佔比最大(70.2%)。生活服務小程式應用廣泛,種類繁多,創新空間大。工具類小程式發展最穩定。值得注意的是,小程式短劇崛起,成為2023年下半年最賺錢的賽道。

  • 人工智慧助力小程式服務更加先進和精細:人工智慧技術在小程式服務中的應用,正在推動服務更有效率、更智慧、更個人化。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場景:個人化推薦、智慧客服、語音互動、自動化行銷、內容生成、智慧搜尋等。

  • 小程式的內容生產和行銷正規化:宣傳管道依賴KOL的社交關係為產品代言,依靠MCN公司擴大宣傳。引流方式重點在於帶動非結構化群體,引導大眾參與品牌建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品牌聯名的趨勢已經出現,小程式幫助了全平台的新內容行銷。醬香拿鐵(茅台×瑞幸咖啡)火遍全網,就是最成功的案例。

  • 生活娛樂垂直領域潛力巨大:母嬰、旅遊、科普、寵物、影視娛樂、汽車、健康等垂直領域平均替代率較高,而用戶數量和平均水平每人花費的時間正在強勁增長。

Web3時代:Telegram小程式的興起及特點

Telegram最近推出了一項新功能,允許在其應用程式中運行Mini Apps,類似於微信小程序,使其能夠為用戶提供類似於互聯網網站的靈活介面,從而可以直接在Telegram中執行各種操作,例如玩小程式遊戲、電子支付等。

具體來說,Telegram Mini Apps具有以下特點:

  • 無縫整合:Telegram Mini 應用程式直接整合到 Telegram,這是擁有數百萬活躍用戶的最受歡迎的訊息平台之一。用戶可能正在 Telegram 聊天中討論即將舉行的聚會。借助小型應用程序,他們可以直接在聊天中打開應用程式來預訂場地、選擇餐飲服務,甚至購買門票,所有這些都無需離開 Telegram 應用程式。

  • 增強的使用者體驗:使用者無需單獨下載或安裝應用程式即可使用互動式且複雜的Web應用程式。假設有一個迷你應用程序,它是一個在線商店,用戶可以直接在 Telegram 中瀏覽產品、查看推薦並進行購買,而無需下載額外的購物應用程式。這種體驗類似於在瀏覽器中存取功能齊全的電子商務網站,但完全整合在 Telegram 中。

  • 多功能性:小程式可用於電商、客服、遊戲、競猜等多種場景。因為小應用程式可以是任何類型的應用程序,例如用戶可以直接在 Telegram 中存取課程、參加測驗和考試的線上教育平台,或提供鍛鍊指導和健康追蹤的健身應用程式。

  • 快速開發:開發者可以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熟悉的Web技術快速開發小程式。開發人員可以在幾天內開發出一個簡單的應用程式。

  • 跨平台相容性:小程式可以在所有官方 Telegram 應用程式中使用,無論用戶是在手機、平板電腦、電腦上還是透過網頁版 Telegram,都可以存取和使用小程式。這意味著開發人員不需要為不同平台開發多個版本的應用程式。

  • 改善用戶互動:小型應用程式為用戶與專案溝通提供了一種簡化的方式。迷你應用程式可以是互動式調查或投票工具,使用者可以直接參與調查、收集回饋或在 Telegram 群組中做出決定。這種應用可以促進群體內部的溝通和協作,增加參與度。

此外,Telegrams Mini Apps 也與 TON 合作,透過 TON Chain 增強 Mini Apps 的功能。 TONs Mini Apps提供了一個便利的入口點,讓Web2使用者輕鬆踏入Web3世界。事實上,TON公鏈最初是由Telegram推動的,但由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干預,於2019年被取消。儘管如此,社區和其他開發團隊仍繼續推動該項目,形成了現在的TON公鏈。儘管 TON 與 Telegram 沒有直接關係,但 Telegram 創始人 Pavel Durov 和團隊多次支持該項目,並強調兩者的業務相關性。

具體來說,TON(開放網路)與Telegram小程式的合作可以為後者帶來許多好處:

  • TON支付系統允許用戶在Telegram內進行即時、快速的支付,大大提高了支付體驗和便利性。

  • 透過與TON的集成,Telegrams Mini Apps還可以支援法幣支付,進一步擴大支付的覆蓋範圍和便利性。

  • TON的分片技術提高了區塊鏈的可擴展性和效能,使小型應用程式能夠處理更大規模的交易和用戶請求,並支援更複雜的應用程式場景。

  • TON的通證經濟模型可以為小型應用程式提供經濟激勵,鼓勵用戶參與和使用應用程序,同時為開發者提供激勵機制,促進應用程式的不斷開發和創新。

微信小程式與Telegram小程式對比

微信小程式是騰訊於2017年推出的輕量級應用平台,用戶無需下載安裝即可使用微信內的各類應用程式。最初,小程式主要提供基礎工具和服務功能,後來逐漸擴展到電商、遊戲、社交、教育等領域。隨著功能的不斷完善和用戶需求的多樣化,微信小程式引入了豐富的開發工具和接口,並整合了微信支付等強大功能,迅速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開放性和便利性吸引了大量開發者和企業,推動了小程式的快速發展和普及。雖然微信小程式和Telegram小程式都是嵌入社交平台的小型應用程序,但它們在許多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1.使用者體驗及接取方式

微信小程式

  • 使用者體驗:使用者可透過掃描二維碼、分享連結、微信內搜尋等方式存取小程式。介面通常與微信整體風格一致,使用者體驗流暢。

  • 存取方式:開發者利用微信提供的開發工具和API來建立小程序,主要使用JavaScript、WXML、WXSS等技術。發布前必須通過微信審核。

Telegram 迷你應用程式

  • 使用者體驗:使用者可以透過聊天機器人、群組、頻道或嵌入式按鈕存取小型應用程式。介面設計更自由,可以脫離Telegrams預設的風格,帶來多樣化的體驗。

  • 存取方式:開發者使用Telegram提供的Bot API和Mini Apps API來開發應用程序,主要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標準Web技術。發布流程比較簡單,沒有嚴格的審核機制。

2、應用場景及商業模式

微信小程式

  • 應用場景:涵蓋電商、遊戲、社交、工具、教育等廣泛領域,特別適合輕量級、高頻應用。

  • 商業模式:主要透過服務收費、廣告、電子商務及加值服務等方式。微信提供多種變現方式,如微信支付、廣告平台等。

Telegram 迷你應用程式

  • 應用場景:多用於資訊服務、娛樂、金融工具、社交等。由於Telegrams在隱私保護和安全方面的優勢,金融工具和私人社交網路將是其強項。

  • 商業模式:Telegram Mini Apps的商業模式仍在探索中,可能透過訂閱服務、增值功能和第三方支付介面來變現。

3. 治理與社區參與

微信小程式

  • 治理:由騰訊主導,有嚴格的審核機制,確保內容合規與安全。

  • 社群參與:開發者社群相對封閉,更依賴騰訊的支持和官方文件。

Telegram 迷你應用程式

  • 治理:相對開放,Telegram 提供了基本的使用規範,但在開發和發布方面具有很高的自由度。

  • 社群參與:開發者社群開放,Telegram官方與開發者互動頻繁,社群貢獻大。

Telegram: Bridging web2 and 网页3

Telegram小程式目前非常流行。更重要的是,它們已經起到了web2和web3之間橋樑的作用。其龐大的用戶群為此提供了龐大的基礎。它的自由和缺乏審查制度使其自己的使用者檔案與接受 web3 的群體更加一致。作為最web3的web2軟體,其龐大的用戶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web3愛好者或潛在的web3用戶。如上所述,小程式較低的開發成本、使用和傳播門檻使得TG生態非常容易傳播。而Ton的原生支持進一步降低了鏈上互動等方面的門檻。本節我們將介紹目前TG生態中的一些熱門應用,並透過案例介紹他們如何將web2用戶引入web3。

不是幣

小程式革命:Telegram小程式的Web3轉型之旅

NotCoin是TG小程式上的一款點擊遊戲。它的主要操作非常簡單:用戶只需在有體力的情況下不斷點擊螢幕即可獲得遊戲內的金幣。在傳統GameFis Play 2 Earn的基礎上,NotCoin提出了Tap2Earn的概念,用戶只需點擊螢幕即可賺錢。此外,NotCoin還具備技能提升、任務系統、團隊合作、積分聯賽、邀請新用戶等功能。從2024年1月1日正式上線到5月16日在幣安上線,NotCoin吸引了超過3500萬玩家和超過500萬日活躍用戶。

NotCoin作為一款簡單的TG小程式遊戲,憑藉龐大的TG用戶基礎和簡單的操作,大大降低了用戶門檻。同時遊戲中的裂變機制使得其傳播速度非常快。通證經濟體系方面,專案方只保留了5%的通證,沒有VC預留。剩餘的95%中,78%分配給了所有遊戲使用者。這個沒有VC的社群計畫以及將大部分代幣分配給社群用戶的做法在當前環境下非常政治正確,受到了社群用戶的廣泛好評。最終,NotCoin於5月16日在幣安上市,最高市值達US$20億。

NotCoin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戶,並巧妙地將大量用戶轉化為web3用戶。專案方將大部分代幣空投給玩家。在玩家數量如此龐大的前提下,本次空投覆蓋了海量的用戶。在空投階段,用戶有兩種選擇:將代幣轉移到幣安或轉移到TG錢包。無論用戶選擇哪一款,都會為 web3 世界帶來新的玩家。選擇將空投轉移到幣安的用戶可能會成為虛擬貨幣交易者,而選擇將空投轉移到TG錢包的用戶則成為Ton鏈上的玩家。

NotCoins的成功不僅依賴TG的多方位支持,也依賴Binance的支持。幣安長期致力於引進web2用戶,為web3注入新血。回顧2023年備受爭議的幣安LaunchPad計畫EDU和HOOK,它們都是非web3原生項目,分別是資產代幣化的教育平台和web3學習平台。幣安在web3用戶中已經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面對高昂的獲客成本,它希望將更多的web2用戶引入web3,擴大整個市場規模,為自己的用戶群做出貢獻。因此,幣安早在2月底就注意到了NotCoin,並與其進行了聯合活動。最終,NotCoin成功登陸幣安LaunchPool。

從幣安來看,TG用戶與web3用戶畫像重疊度較高,TG用戶品質較高。因此,幣安選擇在其平台上架下NotCoin。 NotCoin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作為一款TG小遊戲,它在短短四個多月的時間內吸引了數千萬用戶,並透過空投將這些用戶轉化為虛擬貨幣交易者或區塊鏈用戶。

卡蒂森

小程式革命:Telegram小程式的Web3轉型之旅

Catizen來自一支擁有豐富小程式經驗的團隊,擁有5年以上微信小程式遊戲和Facebook遊戲的開發和營運經驗。與其他遊戲相比,這款遊戲在玩法上更加成熟。遊戲中,玩家扮演貓店老闆的角色,貓咪會自動接待顧客來賺取收入。收入取決於店裡貓的數量和等級。玩家可以使用金幣購買新的貓,並合成兩隻同等級的貓以獲得更高等級的貓,從而獲得更高的每秒收入。

Catizen憑藉其可愛的風格和令人上癮的商業遊戲屬性,上線三個月內就獲得了超過2000萬用戶和250萬日活躍用戶(DAU)。透過出色的遊戲內用戶付費引導和潛在的空投預期,Catizen 透過 TG 內購賺取了超過 $1200 萬。這個成績是非常可觀的,特別是對於傳統的GameFi來說,由於缺乏外部收入,具有很強的龐氏屬性。 Catizen在三個月內就獲得了超過$10萬的收入,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沒有外部收入的問題。

Catizen不僅吸引了數千萬玩家,還引導玩家在遊戲中綁定TG錢包並與鏈上合約互動。遊戲中有一些選項,使用者可以透過智慧合約互動獲得遊戲內的福利。這些交互是在Ton鏈上進行的,不需要支付,只需要gas費。例如時不時出現的小狗,可以在一段時間內為玩家帶來500%的收益。如果免費獲得的話只有1分鐘,但是透過合約互動可以獲得4分鐘。 Catizen巧妙的遊戲內激勵機制使其擁有超過百萬的鏈上用戶,他們透過Catizen與Ton上的智能合約進行互動。 Catizes的指導可能是因為它接受了Ton的投資。

小程式革命:Telegram小程式的Web3轉型之旅

Catizen在許多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不僅吸引了大量用戶,為專案帶來高額回報,讓web3遊戲獲利,還引導大量用戶進入Ton鏈,成為web3玩家。空投方面,雖然Catizen對使用者不如NotCoin那麼慷慨,最初計畫分配給團隊20%,分配給VC 8%,只分配給用戶35%,但此後不斷提高空投比例至43%。

倉鼠格鬥

Hamster Kombat 與 NotCoin 類似,但它不僅僅是山寨版。與NotCoin簡單的玩法和設定相比,Hamster Kombat在背景設定和玩法上更加複雜。遊戲的背景設定是,玩家扮演虛擬貨幣交易所的老闆,透過消耗能量和點擊螢幕來獲得積分。遊戲也加入了商業元素,玩家可以透過消耗金幣來升級交易所,例如提升員工等級、行銷、合規投資等,從而獲得更多收益。

這樣的背景設定讓玩家可以從虛擬貨幣交易所CEO的角度來體驗遊戲,增加了他們對虛擬貨幣的理解和認可。此外,《Hamster Kombat》也將任務系統與觀看影片的任務結合起來,將流量引流到自己的 YouTube 頻道。玩家每天觀看兩個視頻,分別介紹區塊鏈知識和區塊鏈新聞。

倉鼠快打表現非常出色。截至6月底,遊戲用戶已超過2億人。同時,其官方YouTube頻道擁有超過3000萬訂閱者,平均影片觀看次數超過2000萬次。遊戲空投機制要求用戶先綁定TG錢包,有效引導用戶進入web3世界。

小程式革命:Telegram小程式的Web3轉型之旅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web3 guide, Hamster Kombat has been successful in many aspects. First, it has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 of users and enabled them to register and bind TG wallets through the airdrop mechanism. Second, in terms of user education, the game has a unique gameplay that allows players to play the role of the CEO of a virtual currency exchange, enhanc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virtual currencies. Through daily video uploads and a task system, the game encourages players to learn web3 knowledge and follow web3 news, allowing them to accept these concepts subtly. Acceptance and learning are prerequisites for joining web3, and Hamster Kombat has successfully achieved this.

結論與展望

依托TG的高潛力web3客戶、無縫連接支付和鏈上互動的小程式以及便捷的半中心化行動應用,TG為web3世界提供了一個新的入口。從數據來看,TG小程式的火爆為Ton帶來了用戶的快速成長。自2024年初以來,活躍錢包數量在7個月內從100萬增加到1,000萬以上,增加了十倍。同樣,這也體現在交易gas費上。鏈上每天的Ton消耗量從去年的平均1000噸增加到如今的每天數萬噸。

小程式革命:Telegram小程式的Web3轉型之旅

小程式革命:Telegram小程式的Web3轉型之旅

TG的小程式更像是web2和web3的混合體,既不是完全中心化,也不是完全去中心化。從支付方式來看,有中心化的法幣內購,也有鏈上轉帳和互動。鏈上錢包也分為託管抽象帳戶錢包和外部錢包。從操作角度來看,有些操作是集中處理,而涉及資產的操作則在鏈上處理。獲利模式也參差不齊,包括web2廣告費、遊戲內購費、web3 NFT鑄幣費和交易費等。在TG生態中,區塊鏈更像是web2的補充,而不是原生web3的核心角色。這種方式豐富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也讓傳統應用受益。

雖然最近TG小程式的表現非常亮眼,但它為web3世界帶來了許多新鮮血液,吸引了許多用戶活躍在Ton鏈上。但從長遠來看,TG生態系統與BTC、以太坊、Solana等利用區塊鏈技術服務金融的生態系統不同。 TG生態系統更像是用科技來服務其他領域。這是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到更多應用的探索和嘗試,但又不同於目前以金融為主的主流web3。

這種差異來自幾個方面。首先是用戶的差異。在金融生態中,使用者主要是投資者,而在TG生態中,大部分使用者是消費者。投資者數量少於消費者,且投資者的平均消費能力較高。二是應用上的差異。 ETH、Solana等主流鏈主要聚焦金融層面,包括DeFi、Oracle等,甚至GameFi、SocialFi也聚焦於金融層面,最終成為資本盤。這些鏈的規模較大,為金融安全和流動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TG生態中最熱門的項目主要是遊戲、博彩、付款等,這些項目更依賴用戶數量和使用時長。

小程式革命:Telegram小程式的Web3轉型之旅

TVL排名如上圖所示。即使 Tons TVL 飆升至 $7 億,仍遠遠落後於 ETH 的 500 億以及 Solana 和 BSC 的 40 億。因此,我們認為TG生態系統並不是在竊取現有web3專案的業務,而是開闢了一條將web2用戶轉化為web3用戶的新路徑。其應用場景與傳統的web3不同。 TG生態更像是透過支付功能增強應用的微信小程序,而ETH、Solana等生態則是透過科技增強金融的支付寶。目前TG生態還處於早期階段,未來TG生態肯定會有更多的實際應用,而不只限於遊戲,最後成為像微信這樣的超級應用。 Ton鏈的發展將更傾向於支付方式和應用程式的輔助。 TG生態是否會更涉足金融領域,取決於傳統老鏈的反應。

關於我們

歡迎來到拓樸實驗室!在這裡,您可以與頂尖大學的博士們並肩學習,討論並分享區塊鏈領域的深刻見解和精闢分析。

在 X 上關注我們: @拓撲實驗室

加入 Telegram 上的討論: @topologylabcommunitychat

本文源自網路:小程式革命:Telegram小程式的Web3轉型之旅

相關:金融市場反彈持續,比特幣多頭突破$65,000

原作者:Mary Liu,BitpushNews 週二金融市場持續上漲,美股、黃金和加密貨幣市場均大幅上漲。加密市場方面,Bitpush數據顯示,比特幣盤中觸及四周來最高價格,自6月底以來首次飆升至$65,000上方。截至發稿,交易價格為$64,804,24小時上漲1.9%。主要山寨幣中表現最強勁的是 XRP,週二上漲 9%,每週漲幅擴大至 35%。更廣泛的山寨幣市場也受益於投資者的熱情,市值排名前 200 的代幣中的 90% 不斷上漲。 Worldcoin (WLD) 表現最佳,上漲 24.3%,其次是 Terra Classic (LUNC) 上漲 20%,Core (CORE) 上漲 18.2%。 WEMIX(WEMIX)是最大的…

© 版權聲明

相關文章

Bee Score
tbd
Rated 0 stars out of 5
0%
0%
0%
0%
0%
Comments (0)
All
新的
Comments:
Rated 0 stars out of 5
Post
暫無評論